GMP注射水設備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: 1、預處理系統(tǒng)
- 濾芯堵塞:預處理濾芯(PP棉/活性炭)前后壓差>0.1MPa,產(chǎn)水流量下降30%以上。解決方法是立即更換濾芯,若原水水質長期較差,可加裝袋式過濾器(5μm精度);建立濾芯更換臺賬,設置壓差報警閾值(0.07MPa),聯(lián)動PLC自動提醒。
- 軟化樹脂失效:軟化水出口硬度>50ppm,RO膜表面出現(xiàn)白色結垢。解決方法是手動觸發(fā)再生程序,增加鹽劑量至200g/L,沖洗至出水硬度<10ppm;安裝自動加鹽裝置,定期檢查鹽箱水位(保持1/3以上)。
2、反滲透(RO)系統(tǒng)
- 脫鹽率下降:RO產(chǎn)水電導率>10μS/cm(原水200μS/cm時),膜元件脫鹽率<95%。解決方法是化學清洗,有機物污染時用2%檸檬酸溶液(pH3-4)40℃循環(huán)清洗2小時;微生物污染時用0.5%氫氧化鈉+0.3%過氧化氫溶液循環(huán)1小時;還可加裝余氯傳感器,超標時自動關閉進水閥,更換抗污染RO膜(如陶氏BW30-400IG)。
- 膜組件高壓報警:高壓泵出口壓力持續(xù)超過設定值,設備停機保護。解決方法是緩慢調節(jié)濃水閥,使?jié)馑?產(chǎn)水比維持1:3;檢查產(chǎn)水背壓閥狀態(tài),確保產(chǎn)水管路無憋堵(坡度≥3°)。
3、蒸餾系統(tǒng)
- 多效蒸餾水機產(chǎn)水內毒素超標:定期檢測發(fā)現(xiàn)內毒素超標(>0.25EU/ml),設備運行參數(shù)無明顯異常。解決方法是化學鈍化,用8%硝酸溶液循環(huán)清洗蒸餾塔30分鐘,重新形成鈍化膜;降低冷卻水溫度至20℃以下,加裝板式換熱器;每周用純蒸汽(121℃,30分鐘)對蒸餾系統(tǒng)進行滅菌。
- 加熱效率下降:蒸汽加熱時,蒸餾塔出水溫度無法達到設計值,產(chǎn)水速度下降。解決方法是檢查蒸汽減壓閥狀態(tài),必要時更換;用10%檸檬酸溶液循環(huán)清洗換熱器2小時,直至進出口溫差<5℃。
4、消毒滅菌系統(tǒng)
- 紫外線殺菌器效率下降:UV出水微生物>10CFU/ml,燈管運行時間>8000小時。解決方法是立即更換UV燈管(建議每年更換一次);用酒精棉擦拭石英套管,若結垢嚴重,用5%醋酸溶液浸泡30分鐘。
- 臭氧發(fā)生器產(chǎn)氣量不足:臭氧水濃度無法達到消毒要求,設備運行時異響,放電室溫度>40℃,臭氧分解加劇。解決方法是加裝氣源三級過濾(除油+除水+除塵),定期排放冷凝水;檢查冷卻系統(tǒng),確保放電室溫度<30℃,必要時更換臭氧管。
5、控制系統(tǒng)
- 電導率儀顯示異常:在線電導率儀讀數(shù)波動>20%,或持續(xù)顯示18.2MΩ?cm(超純水狀態(tài))。解決方法是用10%硝酸溶液浸泡電極30分鐘,沖洗后校準(標準液1413μS/cm);檢查4-20mA信號線屏蔽層,更換故障模塊(備用模塊需提前驗證)。
- 自動反沖洗程序失效:RO系統(tǒng)達到設定沖洗周期(如每運行4小時),未觸發(fā)反沖洗。解決方法是手動觸發(fā)反沖洗,檢查電磁閥動作是否正常(聽咔噠聲+觀察壓力變化);更換時間繼電器,重新下載PLC程序(需保留原程序備份)。
6、緊急故障處理流程(以微生物超標為例)
- 快速響應:立即停止用水,隔離故障設備,取原水/產(chǎn)水雙份樣品送第三方檢測;啟動備用設備(如臨時RO裝置),確保生產(chǎn)不停頓。
- 根因分析:用ATP檢測儀定位微生物滋生部位(如RO膜入口/儲罐死角);追溯近3個月的維護記錄,排查濾芯更換、消毒周期是否合規(guī)。
- 整改措施:對污染部位進行強化消毒(如過氧乙酸溶液循環(huán)2小時);修訂維護規(guī)程,將消毒頻率從每周1次增加至每周2次。
- 驗證恢復:連續(xù)3天檢測水質,微生物≤1CFU/ml且趨勢穩(wěn)定后,方可重啟設備;向藥監(jiān)部門提交偏差報告(如涉及藥品生產(chǎn))。
7、預防性維護策略
- 定期檢測計劃:每日監(jiān)測電導率、壓力、流量,記錄偏差;每周進行微生物快檢(ATP法)和紫外線強度檢測;每月進行全項水質分析(內毒素、TOC、重金屬)。
- 耗材更換預警:RO膜累計產(chǎn)水達5000噸或脫鹽率下降5%時更換;離子交換樹脂電阻率<15MΩcm時再生/更換。
- 人員培訓:每季度開展設備故障模擬演練(如RO膜污染應急處理);操作人員需通過GMP設備管理考核(持證上崗)。
